盲鳗约30种海产鱼形原始脊椎动物的统称。盲鳗,是圆口纲、盲鳗目的一种低等脊索生物。盲鳗一般生活在海面100米以下,身体白色,身形细长如蛇,嘴如椭圆形吸盘,里面镶着锐利的黄色角质齿。盲鳗的鳃囊有6对之多,雌雄同体,但在生理功能上两性仍是分开的,在盲鳗幼体中,生殖腺的前部是卵巢 , 后部为精巢,如前端发达后端退化,则为雌性;反之,则为雄性。盲鳗一般以微小的甲壳动物或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。但,盲鳗也以鱼为食,常由鱼的鳃部钻入鱼体内,在肚子里咬食内脏与肌肉,只剩下鱼皮和骨头,最后咬穿腹肌,破洞而出。
1、外形特点
盲鳗体型类似河鳗和黄鳝,但头部无上下颌,口如吸盘,生着锐利的角质齿。鳃呈囊状,内鳃孔与咽直接相连,外鳃孔在离口非常远的后面向外开口,使身体前部深入寄主组织而不影响呼吸。盲鳗凭着吸盘吸附在大鱼身上,然后寻机从鳃钻入鱼腹。因为长期在鱼体内过着寄生生活,双眼已退化藏与皮下。它的嗅觉和口端4对触须的触觉很灵敏,能飞速感知大鱼的到来。皮肤没鳞片,覆盖在肌肉上就像一只松弛的袜子。不同物种的盲鳗具备从粉红色到蓝灰色等不同体色。皮肤上还具备发达的毛细管网,使它们可以在泥土中也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呼吸。
口呈裂缝状,它们的口部和单鼻孔周围长有短须,十分灵敏。口有非常强的吸附力,具备角质牙,能刮食猎物的内脏和肌肉。牙齿像一排一排的梳子,能将肉从猎物身上刮下来。无口漏斗,口在最前端围以软唇,有4对口须。鳃囊6对,多数类型外鳃裂不直接整体外,而通入一长管,以一一同的开口整体外。不同类型的鳃数目不同,一般为5到15对。吸入的海水通过鼻咽管,再流入咽部和鳃囊。盲鳗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群,具备头颅骨却没脊椎。它们的骨架完全由软骨组成,与七鳃鳗一样没上下颌。最大的盲鳗是Eptatretus goliath,可以长到1.2米以上,而最小的盲鳗只有几厘米长。
2、生活习性
栖息
世界上大约有76种盲鳗,基本都生活在寒冷的深海。和七鳃鳗近缘,也是没颌的原始鱼类。与七鳃鳗区别,乃是完全生活在海洋,而且是在约100米深的海底挖穴居住。它们活动的深度能达到1700米,而且更喜欢待在软质的海底附近,在遭到威胁时可以比较容易地将自己埋起来。
觅食
主要以将死或已死的鱼类为食,它们也能积极探寻并捕食蠕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.当它们发现猎物时,会飞速逆流而上将它截获它们具备灵活的身体,可以用有齿的舌迅速在鱼身体的一侧刮出一个缺口。当猎物是大型的鱼类时.它们会将我们的身体绕成一个半结,以结的前部分为支点.像杠杆那样产生更大的力.使我们的头部能戳入猎物的身体二盲鳗摄食非常快.非常快就会完全进入到猎物的体内,贪婪地吞食鱼肉。事实上,拖捞船常常能捕捉到几乎中空的可怕的鱼类残骸,其中便躺着吃饱喝足的盲鳗。
它能从大鱼的鳃部钻入腹腔,在大鱼肚里咬食内脏与肌肉,边吃边排泄,最后咬穿大鱼的腹肌,破洞而出。盲鳗食量很大,一条盲鳗在大鱼腹里呆七个小时,可以吃进比它自己重量大18倍的鱼肉,有时甚至能将一条鱼吃得只剩下皮肤与骨骼。有人曾在一尾鳕鱼的体内找到了123条盲鳗,鳕鱼的内脏已被吃光。
3、成长繁殖
大家对盲鳗的繁殖所知甚少,他们只能产不多的卵,(可能少于30个)卵长约2.5厘米,呈椭圆形,后端有黏性丛毛,能将卵彼此连接并附着在海底。卵产下约2个月,新生盲鳗会在挨近卵后端的薄弱处破卵而出。无交配器官,因此大家判定其卵为受精器官,但卵的受精机理怎么样但到今天仍然没研究透彻。成鱼只有一个生殖腺,能发育成睾丸或者卵巢。尽管产卵不多,但数目及其庞大。没幼体期(与七鳃鳗鲜明对比),生命期也未明,大家猜测其生命期较长。
受精卵不经变态可直接发育成小鳗。生殖腺单个,雌雄同体,但在生理功能上两性仍是分开的,在盲鳗幼体中,生殖腺的前部是卵巢,后部为精巢,如前端发达后端退化,则为雌性;反之,则为雄性。